危廢運輸公司有哪些困難
危廢運輸公司有哪些困難
險廢物運輸是危險廢物從產生到處置的中間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現階段我國在危險廢物運輸過程的監管體系、監管手段、行業規范化發展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同時也給危廢運輸企業的快速發展帶來諸多難題。
一、“非法掛靠”橫行,正規企業被“架空”
《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規定危險廢物運輸應由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按照其許可證的經營范圍組織實施,承擔危險廢物運輸的單位應獲得交通運輸部門頒發的危險貨物運輸資質且經營范圍內含有危險廢物。然而目前危廢運輸行業亂象叢生,無資質經營、非法掛靠成為行業默認的普遍現象。
在危廢轉移過程中一般處置單位占據主導地位。一些處置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在違法成本極低的情況下,將無相應資質的車輛掛靠正規企業,或是與擁有運貨車輛的私人車主進行掛靠“業務合作”,再由私人車主尋找有危廢運輸資質的企業進行掛靠。這樣就導致“非法掛靠”橫行,而正規企業卻無人問津。
由于產廢環節和處廢環節由環保部門監管,而運輸環節由交通部門管理,所以要解決這個難題,兩部門必須加強協調,在制度設計上需要有一種機制,使環保和交通兩部門的力量可以聯合起來共同發力。
二、各地高速公路限行,危廢運輸車輛“進退兩難”
國家要求危廢運輸車輛選擇人煙稀少、路況較好的路段,從這一點來看,高速公路就是最佳選擇。高速公路道路平坦、彎道緩和、單向行駛而且夜晚反光提示設施完善、車輛較少,與大多臨近城鎮村莊、缺乏相向車道隔離設施且夜間照明條件差的國省道相比,更適合危險貨物車輛通行。
但是現在全國各省份為了保障安全,通過禁止通行、分時段限行、持證通行、重點路段禁行等限制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通行。這些限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概率,但是卻增加了總體事故發生率,而且降低了運輸效率,阻礙了行業發展,給企業在危廢運輸尤其是跨省長途運輸過程中帶來諸多困擾。
比如陜西省要求夜間不能在高速運行,內蒙要求白天不能在高速運行,如果危廢運輸車輛從陜西進入內蒙,若不能及時通過就只能停留。尤其是趕上節假日,多輛危廢運輸車輛在同一區域滯留,安全隱患極大。
我國現行法規要求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禁止通過飲用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域,但并沒有明確規定危險貨物在高速公路上限行。要想兼顧行業發展和保障安全,必須規范管理、落實制度、加強執法、完善設施,既要從源頭上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又要提高應急救援水平,而不是因噎廢食,不能單純依靠高速限行解決問題。